新工科人才培养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

一、新工科简介

新工科(Emerging Engineering), 即新型工程学科,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跨界交叉融合为特征,以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为目标的工程学科,包括新兴工科和经过改革创新升级的传统工科。

为主动应对新--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 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 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新工业革命加速进行,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建设,国家一系 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呼唤新工科建设。

我国现在是高等教育大国,而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为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急需从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等方面来提高质量,走向高等教育强国。

 

二、硬实力呼唤新工科建设。

我国现在是高等教育大国,而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为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急需从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等方面来提高质量,走向高等教育强国。

硬实力呼唤新工科建设。

我国现在是高等教育大国,而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为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急需从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等方面来提高质量,走向高等教育强国。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一 -跨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专业

➢跨学科专业交叉: 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基于“信息>车辆控制”学科交叉,以计算机学科为主轴,逐步融合软件工程、电子工程、通讯工程、控制工程以及车辆工程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点。

➢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计上,引入工程专业认证体系标准,设置能力实现矩阵,以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基于项目驱动设置构建基于“课程群+教师组”的模块化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X+Y”工学交替分段式人才培养,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实行“一制四化”教学培养模式。

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一多方协同育人共同体
汽车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1) 学制灵活,留法直通车

➢学士学位阶段: 学制为3+1年(最后-年可选择在法国UCA大学学习完成学业)

➢硕士学位阶段: 学制为(1)+2

(2) 文凭多样,含金量高

➢两个学士文凭

➢法国工程师文凭 (留法直通车)

 

●协同育人资源共享一共建共享基地平台
 (1) 汽车工程师教育联盟

➢打造国 内首个汽车工程师教育联盟,塑造面向汽车前瞻技术的高端工程师教育优质品牌。

➢吸引优质企业、高校,建立联盟企业俱乐部、合作高校院所俱乐部。

➢面向汽车零部件及整车企业、ICT互联网企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初创公司等。

 

(2)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联合东风,基于共创模式,开展面向智能网联方向的纵横向课题合作开发。

➢结合省政府 “新能源汽车十三五发展规划”,借力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生态城“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创新示范试验区”国家基地平台。

➢契合东风公司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前瞻共性创新技术主题,以东风为龙头,凝聚面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的技术合作伙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法国工程师文凭 (留法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