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镇赫,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省级奖项3项,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孟少农奖学金一次,蓝恩恩卡普奖学金一次。现已签约河南隆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择业历程:
在大三下期间,我便找辅导员修改考研的个人简历,但是在2025考研中失利,没有上岸便再次修改简历进行求职。我向籍贯地区的一些岗位投了简历,最后收到了offer,也成功过了面试。
求职心得:
一、简历定制化: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动态调整内容
根据学院发布的宣讲会信息,提前研究目标企业的业务方向与岗位JD,针对不同职位调整简历重点。例如:技术岗:突出项目经历、技术栈掌握度(如编程语言、工具使用)及创新成果(如专利、竞赛获奖)。
销售/管理岗:强化沟通能力案例(如社团领导、活动策划)与数据化业绩(如拉新转化率、客户维护成果)。
避免误区:不要使用通用模板或罗列无关信息(如身高、婚姻状况),仅保留年龄、联系方式等核心个人信息量化成果与PAR法则采用“问题-行动-结果”(PAR)结构描述经历。例如:“在XX实习期间,通过优化数据清洗流程(行动),将分析效率提升40%(结果),支持团队完成季度报告(问题)。”
二、主动投递:从实践中迭代成长
突破“空白简历”焦虑,即使经历较少,也可挖掘课程设计、志愿活动等经历,通过技能标签(如PPT制作、数据分析)体现潜力;参与模拟面试或使用AI工具(如ChatGPT)模拟HR提问,提前演练回答逻辑
面试复盘方法论,记录高频问题(如“你的缺点是什么”),用STAR原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重构答案;分析失败案例,若面试官追问技术细节未答出,后续补充学习并更新简历技能栏。
三、心态建设:长期主义视角
理性看待落选,招聘结果受多重因素影响(如岗位匹配度、竞争激烈度),非个人能力单一指标。建议收集反馈(如HR邮件询问),针对性改进。
正向心理暗示,建立“成长型思维”:将每次面试视为技能打磨的机会,而非终极考核。例如,面试后列出“3个优点+1个改进点”。
求职是系统性工程,需结合精准简历(内容匹配)、策略投递(经验积累)、韧性心态(抗压调整)三者。正如资深HR所述:“优秀的候选人不是‘完美匹配’,而是能快速学习并适应需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