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叶子恒

2025年06月23日 09:51  点击:[]

勤学善思笃行志,踔厉奋发启新程

【个人介绍】

叶子恒,男,中共党员,智能网联汽车学院2022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始终以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科研生活,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研究生阶段连续两年荣获“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且荣获“数维杯大学生数学建模国际赛一等奖”“2024睿抗机器人大赛CAIR工程竞技赛道国家二等奖”以及“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家三等奖” “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中赛区三等奖”等诸多奖项。


【科研之路】

2022年9月,我有幸考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攻读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徐龙艳高级实验师。刚步入研究生阶段,我就深知科研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积淀,更是一段意志与能力不断锤炼的旅程。为了尽快明确方向、积累经验,我在研一学年便主动申请提前进入课题组参与项目研究,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科研实践,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多个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如“商用车制造与检测中机器人集成技术研究”与“智能工厂中5G/Wi-Fi多域共存关键技术研究”。这些项目聚焦于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与抗干扰控制等技术方向,既具挑战性,又贴近工程实际。我主要承担项目调研、方案设计及部分算法研究工作,通过不断实践提升了科研思维与工程能力。

除了项目实践,我也注重将研究成果总结凝练,陆续发表录用了与无人机规划控制和参数优化相关的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四旋翼无人机改进自抗扰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改进型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方法,验证了控制器的鲁棒性和快速性。《Dynamic path planning of UAV with least inflection point based on adaptive neighborhood A * algorithm and multi-strategy fusion》针对路径转折多、规划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邻域A*算法并融合多种优化策略,实现了更平滑、更高效的路径规划。这些成果也为我的硕士学位论文打下坚实基础。

科研之外,我同样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各类创新竞赛与实践活动。在与团队密切配合下,我先后荣获“睿抗机器人大赛CAIR工程竞技赛道国家二等奖”“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家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特别是在竞赛中承担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任务的经历,让我在解决实际问题、优化控制策略方面获得了极大提升,也加深了对理论与工程结合的理解。

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在实验失败、算法调试无果的深夜里感到迷茫与挫败。但导师的悉心指导与课题组成员的团结协作始终让我充满信心。我始终相信:唯有不断尝试、不断优化,才能在不确定中找到突破,在实践中沉淀成长。

【全面发展】

在研究生阶段,我始终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努力实现科研与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作为研究生会第八届文体部干事,我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协助组织开展健身操比赛、2023级迎新晚会等多项校园活动。在具体工作中,注重统筹策划与现场执行相结合,有效协调各方资源,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锻炼了我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与应变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活跃的校园氛围。同时,我始终坚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努力在繁忙的科研之余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我乐于助人,主动与低年级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和科研心得,帮助他们更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节奏,获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与老师们的高度评价。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集体生活中,我都注重营造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点滴感悟】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已近尾声。回首这段充实而难忘的求学旅程,从初入学时的满怀憧憬,到如今在科研中不断探索与成长,每一步都凝结着汗水与坚持,也镌刻着收获与感悟。在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与参数优化研究过程中,我曾面对繁杂的建模、实验失败以及算法调优中的重重难题,但也正是这些挑战,锤炼了我独立思考与持续攻坚的能力,让我逐步成长为一名更具科研素养的研究生。

衷心感谢徐龙艳老师在我科研道路上的倾力指导与鼓励支持。是徐老师敏锐的问题意识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引领我走进了飞行控制与优化算法的研究方向,帮助我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精进;更是在多次迷茫或瓶颈期时给予我耐心点拨和悉心关怀,使我坚定科研信念,勇敢前行。在整个课题组的温暖氛围中,我也感受到老师们之间真诚合作、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这份精神将在今后的科研生涯中不断指引我前行。

我也十分感谢并肩奋斗的同学们。我们在实验中反复论证,在比赛中携手协作,在生活中彼此关照,那些通宵调参的夜晚、赛场拼搏的瞬间、共享成果的喜悦…都化作我研究生岁月中最鲜亮、最温暖的记忆。是你们的陪伴与鼓励,让这段科研之路充满力量。

未来,我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保持好奇与热情,带着在研究生阶段所沉淀下的知识积累与精神底色,迈入新的科研征程。不负时光,不负师恩,不负自己的热爱。

【激励后学】

无论是在科研中苦思冥想的日日夜夜,还是在知识竞赛中奋力拼搏的分秒瞬间,我深刻体会到:成长,从来不是一条平坦的路。失败、迷茫、瓶颈,或许常常让人踌躇不前,但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坚持,才一步步塑造了更成熟的自己。科研让我学会了耐心与专注,竞赛教会了我果敢与突破,而生活本身,则教会了我在不确定中保持热爱与韧性。愿每一个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人,不论你正在攻读学位、投身工作,或是探索未来的方向,都能坚定内心地选择,保持热情,珍视每一段经历。有些路很难,但走过就会发光。愿你以初心为灯、以汗水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导师寄语】

叶子恒同学自入学以来,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投身科研,展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潜力。在无人机姿态控制与智能算法领域,他不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还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充分体现了他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与此同时,他积极投身各类知识竞赛,屡获佳绩,这些经历锤炼了他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让他学会了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叶子恒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始终不吝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尊敬。作为导师,我为他一路走来的努力与成长感到由衷欣慰和自豪。未来的路上,我相信他会继续保持这份初心和热忱,勇于突破自我,追求卓越,在科研与实践中不断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导师徐龙艳

 

 

 

 

【导师简介】

徐龙艳,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学科竞赛专委会副主任,武汉市江岸区产业发展顾问,十堰市“武当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研究方向:具身智能装备与数字孪生,新型网络,车机协同系统。先后承担了湖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等省市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近60项,合同经费1500余万元,先后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近40篇,SCI、EI检索收录1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等赛事,多次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欧姆龙杯SYSMAC工业自动化技能大赛、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等比赛中作为大赛组委会特聘专家参与大赛的裁判工作。被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组委会聘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Campus-Hub校园学习中心指导教师。


关闭